今年12月保利聯合了某線上拍賣公司,在現場叫價和電話叫價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同步競價的全新模式,這次秋拍中,該模式總成交額更是達到了2.48億元。無獨有偶,在12月下旬,為期5日的嘉德秋拍同樣引入了時下頗為盛行的線上拍賣模式。在嘉德秋拍的“郵品”專場中,集納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四大版塊的各類精品,網上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拍賣現場。甚至連就在嘉德會場外方圓幾里北京城內,依然有著大量選擇網上競拍的“懶”玩家。
毫無疑問,未來,線上拍賣將會擁有無限的發展體量。實際上并非只有保利、嘉德甚至瀚海等國內外一線拍賣行開始引入線上拍賣,社會各界早已開始這一新拍賣形式的嘗試和探索。2014年,海派玉雕設計大師付雪飛經過長期的市場調查、征集已經籌備,成立了以線上拍賣為主、藝術資訊服務為輔的藝術網。經歷了一年多的發展和探索,如今的藝術網已經能夠在每日穩定推出專場三十多次,涉及藝術品品類近百種。
七八年前,淘寶網迎來了第一批和田玉線上拍賣店鋪,在這大概五十多家的線上店鋪中,從商品的拍攝、上架、客戶對接,近乎需要依靠店主一人完成。盡管相較于當時的傳統拍賣業而言,這些店鋪已經具備了相當超前的意識和發展形態,但實際操作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瓶頸。上海普陀的青年收藏家姚企華便是這50家“小老板”的一員。網店開業初期,從商品圖片的拍攝,到商品的上架維護,以及客戶的洽談、購買等一系列流程需要這個當時年僅二十多歲的小伙子獨自完成。藝術品,尤其對于翡翠、和田玉等寶玉石品類來說,其每件商品的獨一無二行導致每一件商品的上架都需要額外拍攝一組照片以供消費者在看不到實物的情況下讀圖瀏覽。
藝術網等藝術品電商的誕生讓這一切成為了歷史。據了解,目前藝術網包含完整的設計、運營、征集以及客服團隊數百人,商家或藝術家入駐藝術網后,一切線上維護工作將無需過多操勞。藝術網經驗豐富、業務能力精湛的團隊幫助藝術界人士解決一切技術瓶頸和運營難題。